走,到雄安体验“未来生活”
走,到雄安体验“未来生活”
走,到雄安体验“未来生活”原标题:100多个未来城市场景(chǎngjǐng)、500多项先进技术装备亮相
走,到雄安(xióngān)体验“未来生活”
第二届雄安未来(wèilái)(wèilái)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正在(zhèngzài)火热进行中,“未来城市”雄安新区处处焕发创新场景。位于容城县金湖西路88号的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,成了京津冀游客新去处——这里正在举办“未来城市场景体验(tǐyàn)周”活动。
走进雄安(xióngān)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(chuàngyuán)如同走进欢乐的(de)海洋。3800平方米的体验区内,11个大类100多个未来城市场景以及500余项先进技术装备亮相,人们争相体验,尽享“未来生活”。
体验者(zhě)在“卫星互联网+”体验区咨询相关信息。
体验者在体验中医AI辅助诊断设备。 揭海峰(hǎifēng)摄
北斗从“天边”走到(dào)身边
在“卫星互联网(hùliánwǎng)+”体验区,“北斗智慧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平台”格外引人注目(yǐnrénzhùmù)。“到雄安5年来只做了一件事,让天边的‘北斗’走到身边,服务民生。”该平台负责人、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副院长、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路兆铭对记者(jìzhě)说(shuō)。
“地上我们有手机导航,但地下,卫星信号就被地表遮挡了(le)。”2020年,路兆铭带领团队疏解到雄安(xióngān)后,第一件事(shì)就是将“北斗+5G室分”定位导航(dìngwèidǎoháng)系统应用到雄安地下,解决了地下车库停车难及救援定位难等问题。如今,该系统逐渐完善,实现了地上、地下一体化的精准(jīngzhǔn)导航。
在容东片区,记者跟随(gēnsuí)测试车出发(chūfā),打开车内安装的导航App,输入目的地,就看到(kàndào)导航自动匹配出距离(jùlí)目的地最近的一个地下空余停车位。按照导航行驶,非常快捷地找到了这个停车位,旁边就是直通目的地的电梯。
在此基础上(shàng),路兆铭带领团队又研发(yánfā)出北斗室内外连续定位模组——邮芯1号。邮芯1号主要应用在旅游包车、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(“两客一危”)上,可以代替传统的GPS实现车辆定位信号(xìnhào)的连续性,无论在地面(dìmiàn)、地下、隧道中,都能对车辆行驶(xíngshǐ)情况进行定位记录。“今年,邮芯1号芯片产量将达(dá)10万片,主要应用于河北省‘两客一危’更新改造项目。”路兆铭说。
今年年初(jīnniánniánchū),路兆铭(lùzhàomíng)和团队还研发出“风雨无阻上学路”项目。“学生从家进入电梯,走地下通道可直达学校,北斗导航定位可实时看到位置,上学不再怕(pà)刮风下雨。”路兆铭介绍,这个项目在本届大赛体验周活动中亮相,吸引了不少家长(jiāzhǎng)和学生来体验。
在(zài)本届大赛决赛上,“北斗智慧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平台”荣获空天信息青年创新创意赛道二等奖(èrděngjiǎng)。
该平台聚焦(jùjiāo)智慧城(chéng)市地上地下空间智能化管理,通过集成北斗卫星导航、“北斗+5G室分”室内定位导航等技术(jìshù),实现从室外到(dào)室内、地上到地下的无缝衔接与协同管理,技术水平(jìshùshuǐpíng)达到国际领先。目前,该平台已在雄安“地下一座城”、廊兴高铁、青岛邮轮港等项目中应用,现正处于小规模推广阶段。
“望闻问切”有(yǒu)了实时数据
走进(zǒujìn)一间“未来诊室”里,体验者李先生正对着一台AI机器人吐舌头、呼口气、伸胳膊,然后在机器人伸出的键盘上‘聊’了几句。5分钟(fēnzhōng)后,机器人自动打印出李先生的健康报告,舌象、口气、脉搏、体质指标以及初步诊疗方案,一份体质报告和调养(tiáoyǎng)建议就(jiù)送到手中。
中医(zhōngyī)的“望闻问切”,通过中医AI辅助诊断设备(shèbèi)“扫描(sǎomiáo)”,被实时波形数据代替。而李先生与机器人的聊天,不过(bùguò)是“平常穿衣服偏厚还是偏薄”“是否经常打喷嚏”等27个简单的选择题。当中医遇上AI机器人,古老智慧长出新“翅膀”。
中医AI辅助诊断(zhěnduàn)设备准确率突破80%。“我们前期经过临床数据训练,设备既能够分别呈现四诊结果(jiéguǒ),也能实现四诊合参进行病证诊断,还能出具不同体质调养方案和常见病证诊疗方案。”这台AI机器人研发项目负责人(fùzérén)、河北(héběi)中医药大学教授方朝义说(shuō),本届大赛该项目获得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赛道一等奖。
精准的(de)诊断源自高质量临床数据库。这台设备拥有强大的导师团(tuán),其训练数据来自17000多份临床真实病例,确保每一份(yīfèn)AI生成的体质报告或(huò)诊疗建议都经得起推敲,有效破解了传统四诊主观性强的难题。
四足(sìzú)机器人堪称“大力士”
在机器人体验区,一款四足机器人展示各种新功能,引来(yǐnlái)众多爱好者前来(qiánlái)咨询和体验。
这位名为“奥摩”的四足机器人是一台载具(zàijù)平台,以12台自研(táizìyán)“关节电机”为基础搭建,负载可达50公斤,极限负载可达80公斤。
这位载具平台“大力士”,由河北奥摩机器人(jīqìrén)有限公司研发。作为北京智控城服(chéngfú)公司的控股子公司,该公司自2023年5月在张家口市涿鹿县成立以来完成了(le)多款四足机器人的定型设计,还实现了第三代(dìsāndài)关节电机EA100型的量产,为机器人产业注入了新活力。
该(gāi)公司总经理刘兵介绍,2023年4月,涿鹿县县长李建富带队到北京(běijīng)(běijīng)参观北京智控城服公司实验室,并邀请该公司团队到涿鹿县参观考察。随后双方建立了合作关系(guānxì),河北奥摩机器人有限公司应运而生(yìngyùnérshēng)。“可以说,‘奥摩’四足机器人的成功研发,是京张协同发展的一个成果。”刘兵说,这台机器人一问世就大受欢迎。
原标题:100多个未来城市场景(chǎngjǐng)、500多项先进技术装备亮相
走,到雄安(xióngān)体验“未来生活”
第二届雄安未来(wèilái)(wèilái)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正在(zhèngzài)火热进行中,“未来城市”雄安新区处处焕发创新场景。位于容城县金湖西路88号的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,成了京津冀游客新去处——这里正在举办“未来城市场景体验(tǐyàn)周”活动。
走进雄安(xióngān)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(chuàngyuán)如同走进欢乐的(de)海洋。3800平方米的体验区内,11个大类100多个未来城市场景以及500余项先进技术装备亮相,人们争相体验,尽享“未来生活”。
体验者(zhě)在“卫星互联网+”体验区咨询相关信息。
体验者在体验中医AI辅助诊断设备。 揭海峰(hǎifēng)摄
北斗从“天边”走到(dào)身边
在“卫星互联网(hùliánwǎng)+”体验区,“北斗智慧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平台”格外引人注目(yǐnrénzhùmù)。“到雄安5年来只做了一件事,让天边的‘北斗’走到身边,服务民生。”该平台负责人、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副院长、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路兆铭对记者(jìzhě)说(shuō)。
“地上我们有手机导航,但地下,卫星信号就被地表遮挡了(le)。”2020年,路兆铭带领团队疏解到雄安(xióngān)后,第一件事(shì)就是将“北斗+5G室分”定位导航(dìngwèidǎoháng)系统应用到雄安地下,解决了地下车库停车难及救援定位难等问题。如今,该系统逐渐完善,实现了地上、地下一体化的精准(jīngzhǔn)导航。
在容东片区,记者跟随(gēnsuí)测试车出发(chūfā),打开车内安装的导航App,输入目的地,就看到(kàndào)导航自动匹配出距离(jùlí)目的地最近的一个地下空余停车位。按照导航行驶,非常快捷地找到了这个停车位,旁边就是直通目的地的电梯。
在此基础上(shàng),路兆铭带领团队又研发(yánfā)出北斗室内外连续定位模组——邮芯1号。邮芯1号主要应用在旅游包车、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(“两客一危”)上,可以代替传统的GPS实现车辆定位信号(xìnhào)的连续性,无论在地面(dìmiàn)、地下、隧道中,都能对车辆行驶(xíngshǐ)情况进行定位记录。“今年,邮芯1号芯片产量将达(dá)10万片,主要应用于河北省‘两客一危’更新改造项目。”路兆铭说。
今年年初(jīnniánniánchū),路兆铭(lùzhàomíng)和团队还研发出“风雨无阻上学路”项目。“学生从家进入电梯,走地下通道可直达学校,北斗导航定位可实时看到位置,上学不再怕(pà)刮风下雨。”路兆铭介绍,这个项目在本届大赛体验周活动中亮相,吸引了不少家长(jiāzhǎng)和学生来体验。
在(zài)本届大赛决赛上,“北斗智慧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平台”荣获空天信息青年创新创意赛道二等奖(èrděngjiǎng)。
该平台聚焦(jùjiāo)智慧城(chéng)市地上地下空间智能化管理,通过集成北斗卫星导航、“北斗+5G室分”室内定位导航等技术(jìshù),实现从室外到(dào)室内、地上到地下的无缝衔接与协同管理,技术水平(jìshùshuǐpíng)达到国际领先。目前,该平台已在雄安“地下一座城”、廊兴高铁、青岛邮轮港等项目中应用,现正处于小规模推广阶段。
“望闻问切”有(yǒu)了实时数据
走进(zǒujìn)一间“未来诊室”里,体验者李先生正对着一台AI机器人吐舌头、呼口气、伸胳膊,然后在机器人伸出的键盘上‘聊’了几句。5分钟(fēnzhōng)后,机器人自动打印出李先生的健康报告,舌象、口气、脉搏、体质指标以及初步诊疗方案,一份体质报告和调养(tiáoyǎng)建议就(jiù)送到手中。
中医(zhōngyī)的“望闻问切”,通过中医AI辅助诊断设备(shèbèi)“扫描(sǎomiáo)”,被实时波形数据代替。而李先生与机器人的聊天,不过(bùguò)是“平常穿衣服偏厚还是偏薄”“是否经常打喷嚏”等27个简单的选择题。当中医遇上AI机器人,古老智慧长出新“翅膀”。
中医AI辅助诊断(zhěnduàn)设备准确率突破80%。“我们前期经过临床数据训练,设备既能够分别呈现四诊结果(jiéguǒ),也能实现四诊合参进行病证诊断,还能出具不同体质调养方案和常见病证诊疗方案。”这台AI机器人研发项目负责人(fùzérén)、河北(héběi)中医药大学教授方朝义说(shuō),本届大赛该项目获得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赛道一等奖。
精准的(de)诊断源自高质量临床数据库。这台设备拥有强大的导师团(tuán),其训练数据来自17000多份临床真实病例,确保每一份(yīfèn)AI生成的体质报告或(huò)诊疗建议都经得起推敲,有效破解了传统四诊主观性强的难题。
四足(sìzú)机器人堪称“大力士”
在机器人体验区,一款四足机器人展示各种新功能,引来(yǐnlái)众多爱好者前来(qiánlái)咨询和体验。
这位名为“奥摩”的四足机器人是一台载具(zàijù)平台,以12台自研(táizìyán)“关节电机”为基础搭建,负载可达50公斤,极限负载可达80公斤。
这位载具平台“大力士”,由河北奥摩机器人(jīqìrén)有限公司研发。作为北京智控城服(chéngfú)公司的控股子公司,该公司自2023年5月在张家口市涿鹿县成立以来完成了(le)多款四足机器人的定型设计,还实现了第三代(dìsāndài)关节电机EA100型的量产,为机器人产业注入了新活力。
该(gāi)公司总经理刘兵介绍,2023年4月,涿鹿县县长李建富带队到北京(běijīng)(běijīng)参观北京智控城服公司实验室,并邀请该公司团队到涿鹿县参观考察。随后双方建立了合作关系(guānxì),河北奥摩机器人有限公司应运而生(yìngyùnérshēng)。“可以说,‘奥摩’四足机器人的成功研发,是京张协同发展的一个成果。”刘兵说,这台机器人一问世就大受欢迎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